計畫簡介及團隊介紹

計畫背景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科技與教育界的交織成為無法忽視的趨勢。特別是大眾對於AI領域的重視度提升,AI的崛起對於許多行業都產生深遠的影響,教育也不例外,如自動化評分系統、個人化學習平台及對話式教學機器人等,這些工具正大幅改變學習和教學的模式。目前已經有許多的數位學習平台將AI語言模型與平台結合,例如CoolEnglish提供語音辨識功能評估學生英語發音,結合OpenAI自然語言模型的CoolE Bot,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回覆進行互動,並且提供不同的主題情境,Bot會透過情境敘述和示範對話引導使用者對話。學習吧導入AI語音辨識與ChatGPT聊天機器人兩套AI模組,教師可以利用其AI作文自動評分功能,修改AI的評語和建議後再回傳給學生,可以減少教師審閱批改的時間(米狄亞,2023),而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則透過對話式教學機器人Khanmigo幫助學生學習,提供學生學習英語、數學、寫作、程式等,亦可協助教師擬定課綱,教師也可以檢視學生與對話式機器人的對話過程,掌握學生學習狀況(李昀璇,2023)。教育部因材網也即將於2023年下半年推出對話式教學機器人,透過對話模式幫助學生釐清迷思概念與解題步驟,建構數學、自然、國語文、英語及藝術等學科概念。

雖然這些AI工具功能強大,實際在教育現場中運用這些工具仍是一大挑戰,其原因往往源自於教師對於AI的熟悉程度,以及應用能力。很多教師並不清楚如何利用AI工具來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部分的教師甚至對於AI感到恐懼或是困惑。

因此,如果要培養教師的AI素養,不僅需要提升他們對於AI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還需要幫助他們掌握如何在課堂上運用AI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這種能力不只在職前教師教育階段進行培訓,在職教師的專業發展中也需要給予支持

從TPACK 到AIPACK 

計畫目標 

    為有效提升我國中小學教師AI的學科教學知識(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職前與在職教師AIPACK課程推動與教學能力提升計畫。整合AI知識(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nowledge)、學科知識(Content Knowledge)、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並規劃六大研究領域輔導18所基地學校共同協作,發展與實踐AI核心素養教學。希冀透過基地學校的推廣與運用,能有效厚植職前與在職教師創造性思維能力,並深化教師核心素養教學專業及學生核心素養學習。 

計畫團隊 

主持人

廖晨惠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

國際及兩岸事務暨研究發展處處長

郭伯臣校長

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

卓越講座教授

范雅晴助理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

師資培育暨就輔處就業輔導組組長

各領域專家

國語文

楊裕貿副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

高敬堯助理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

英文

洪月女副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英語學系

王靖雯講師

朝陽科技大學

語言中心

數學

吳慧珉副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

自然

吳穎沺教授

中央大學

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

范雅晴助理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學系

藝術

盧詩韻副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

特殊教育

廖晨惠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曹傑如助理教授

臺中教育大學

特殊教育學系

張萬烽教授

屏東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